以青春之营养灌溉文化自信之花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以青春之营养灌溉文化自信之花

作者:张欢       来源于:家长学院

以青春之营养灌溉文化自信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由此可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根基,一个民族精神命脉所在。但这种自信不是随随便便挂在嘴边说说就有,更不是面对西方不同意识形态时内心的无所适从。

近年来,无论是对海外改编电影《花木兰》中女主人公的造型吐槽,亦或是对海外产品推广时以眯眯眼出现的所谓“中国美”纷争,都或多或少投射出世界看待中国的方式以及这种看法与国人思想之间的偏差。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与中国在文化、历史、体制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因此,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得以磨合。而我们这一代人能做的就是“知历史,明未来”,在多元化的世界之中立足根本,以先辈先烈为镜,把稳思想之舵,内化传统文化,这种责任与义务不仅在各行各业奋斗者的身上,更在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身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摸索未来之路的同时,更要知道来时的路;在学习国外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对于学习语言专业的我们而言,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便成为重中之重。首先,我们须对自身国家历史文化深刻吸收与理解,我们无法左右他人想法,但我们可以选择塑造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是我们塑造的力量之源;其次,我们须用自身语言知识充分了解国外对于中国所持有的具体意识形态和该国有关主流媒体报道风向,从思想上的根本不同寻求最大同心圆:我们不是要“同化”这个世界,而是努力去全面真实、用他们的语言表达中国,与世界积极靠近;最后,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学习者,我们也应发挥自己有限的作用,在日常交流中与身边的人进行跨学科、跨维度、跨层次的交流,在与同样的青年人交流合作之中深刻认识集体,传递思想力量。

QQ截图20220315193534.png

作为语言学习者的我们,在追捧英美大片的同时也要透过语言表达认识思想差异;在欣赏维密秀的同时也能对古风之美侃侃而谈;在用英语演讲的同时也应对古典诗词牢记于心。这是青年的自我能力展现,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现一国风貌。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思想的不同,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这一探索之道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霸凌,而是求同存异,百花齐放,和而不同。正如在京举办的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所呈现出来的一样,从雪花的设计,到对二十四节气的讲述,再到那一道水墨相溶的美景展现,都在讲述着中国人追求的艺术之美,而这种审美内核便是以传统文化当代表达为基,触及人性之本之真,与各国人民心灵相连。而我们青年学生便须在具有这种基本的中华审美能力基础之上结合自我创新和专业之长输出我国独有的文化之美。

新青年的我们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还应深刻学习历史,夯实文化之基,以史为鉴,补足精神之钙。除此之外,以己之力为国家发展献言献策,小到身边利民之事,大到宏观经济发展,也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责任。在扎实学好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紧跟时代潮流与前瞻,以辩证思维与发展眼光培养自身国际视野也是坚定文化自信之需。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各种世俗眼光和外界偏见之中迷失自我,丧失方向,才能在面对西方认知差异时更加深刻认识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责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并砥砺前行。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改变,但刻在骨子里的信仰是永远不会被遗忘。无论世界上有多少人对中国存有偏见,这种偏见留有多深,只有自己根本稳固,才不会在他人精心或拙劣的“表演”面前迷失自我,更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相反,我们可以不断以民族文化为力量之源,打破百年偏见与刻板印象,以小我成就大我,用青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书写时代新章,展现真正的中国美、东方美。




上一篇商家勿以钱为天

下一篇擦亮双眼,捍卫公平之“真”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