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湘潭大学 来源于:家长学院
“很内向,到现在也没有一拳把世界打爆”“好自由,精神状态良好(变成猿猴)(抢夺路人的香蕉)(在藤蔓上荡来荡去)”……近日,“发疯文学”悄然在大学生中流行开来。当大学生被问到专业成绩、月末生活费等不想回复的问题时,当代大学生主打一个“已读乱回”。“你相信我吗?”“微信。”“你在听吗?”“幻听。”看似回复了实际却又没回复,让不少大学生表示“这个世界终于还是癫成了我想要的样子”。面对这些“疯”言“疯”语,湘大学子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跟随融宝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一、想你的“疯”终究还是吹到了湘大
“人哪有不疯的!硬撑罢了。”“我精神状态挺好的呀!(阴暗地爬行)(扭来扭去)”“如果天天上早八的话,没点素质也正常。”……一股强劲的“疯”正席卷广大网友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发疯文学”语录也借势而来,逐渐“吹”向湘大校园。
(图为网络上流行的发疯表情包)
调查显示,有77.07%的湘大学子对“发疯文学”有所了解,有28.03%的湘大学子经常借用“发疯文学”来发泄情绪。“发疯文学”以其夸张无厘头的话语、峰回路转的结尾,在传达冲击感和抓狂感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独特的幽默,成为湘大学子戏谑玩笑时的热门话题。
(图为湘大学子对“发疯文学”的了解程度)
二、狂“疯”劲吹,请领取你的“发疯”体验卡
“我知道我配不上发货,大家都发货了,不像我,连催的时候都小心翼翼,成了一个笑料,我也知道我配不上提早发货的门槛……”当现实令人焦虑无助,荒谬且抽象的“发疯文学”便成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解药,“发疯”语录“遍地开花”:失意时,“我不是无路可走,我还有死路一条”;自恋时,“吾日三省吾身,吾很帅,吾很美,吾没错”;学累了时,“学而不思则罔,不思不学则爽”……“发疯”语录以一种搞怪的方式将情绪浮夸地表达出来,在传达自我情绪时也不禁引人发笑。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更注重个性化的自我表达,以“发疯”的形式诉说着自己的情绪与故事,在自我的世界里“疯”得津津有味。
三、大学生的频繁“发疯”为哪般
“人活着哪有不疯的,情绪稳定一分钟也很厉害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令人“堪忧”。调查显示,湘大学子“发疯”的情况有所不同,有84.21%的湘大学子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发疯”,69.74%的湘大学子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发疯”,另有62.50%的湘大学子在遭受挫折与打击时选择“发疯”。
(图为湘大学子选择“发疯”的原因)
“每一个困难都能克服我!”大学生“发疯”的原因多样,“发疯文学”也会与不同人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据调查,有82.24%的湘大学子把“发疯文学”当作“情绪宣泄桶”,用来获得情感释放与心灵慰藉;75.00%的湘大学子将其视为打破规范和约束的出口,借“发疯”的名义表达对现实的困惑、无奈与反抗;另有65.13%的湘大学子把“发疯文学”当作社交新符号,以“疯”文找“疯”友,渴望在互联网上寻找“同病相怜”之人。不难发现,在面对压力与挑战时,“发疯文学”已然为湘大学子提供了独特的纾解方式。
四、请接收属于你的“发疯指南”
在朋友圈发表“抽象”文案,在短视频上传“神经”视频,“发疯”能让湘大学子在学习之余,释放出内心的“洪荒之力”,但“发疯”虽好,太过上头可能会放飞自我,得不偿失。湘大学子应如何正确发“疯”,“疯”得有度呢?
学会平衡与自控,管理调节好情绪,不被“发疯”反噬
自我接纳,培养适应力,增强心理韧性
注意发“疯”场合,避免打扰他人
正如有湘大学子在采访时说到:“‘发疯’不仅仅是逃避和反抗,更是在寻求出口,试图在学习压力和个人幸福之间找到一个为自己量身定制的生活状态。”通过“发疯”,我们能从中汲取能量,焕发出崭新的精神面貌。适时的放纵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慰藉,过度的放任则会适得其反。湘大学子应掌握好平衡,如此,“发疯文学”才能成为我们求学路上的解药。
事实上,“疯”并不只是一味无序疯狂的语言输出,而是我们在生活的压力之下一个情绪的宣泄口。“与其精神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如今“发疯”已成为一种时尚,反映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大家努力寻求自我疏解的态度。“发疯”不是真“疯”,也恰恰是为了走出“封”的困境。在此融宝也建议,当你感到烦躁或郁闷,不妨也“发个疯”。融宝希望湘大学子们都能在宣泄完自己的不顺心之后,重拾起好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昂首阔步地向前走。
作者:马玥陈思彤 唐依婷 赵宗祺
图源:陈思彤 唐依婷
责编:曾婷刘诗玉
总编:袁杜 申瑜 龚黄迟
指导老师:刘翔
上一篇: 您已正式确诊为“爆改达人”
下一篇: 择所爱而栖,砥砺不弃行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