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作者:李敏 郑婷 赖香       来源于:家长学院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兼职活动已是屡见不鲜的现象。大学生选择兼职活动,主要是看中了兼职活动能培养个人实践能力,丰富社会经验,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但是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又是损害在校大学生自身利益的一大毒瘤。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是否是弱势群体?兼职过程中是否一帆风顺,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又该如何维护?

追根溯源“兼职热”

如今,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一股热潮。在现在的大学生眼中,兼职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还能为将来实习、找工作打下基础,重要的是还能补贴生活费用。

在我国,大二、大三学生是大学兼职的主力军,但其中也不乏众多大一学子从一步入大学校门就开始找兼职。兼职工作以家教、发传单、做礼仪、帮忙促销等为主。

image001.jpg

兼职之路乱象丛生

在大学生兼职热的同时,不法分子们看中了其中的法律漏洞以及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的空子,利用虚假兼职信息来骗取利益。其中,网络虚假兼职尤为典型。《中国青年报》在2014年12月26日就曾发布过一则题为“大学生假期打工遭遇工资克扣维权难”的报道。报道中,江苏南京某高校学生李长振和3名大学生被中介公司介绍到南京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打工。按照合同,他们原本可以拿到3000多元薪酬,但企业最终以他们的身份是大学生为由,按实习对待,仅发给他们1000多元生活补贴。多次奔波维权,他们仍没能拿回剩余工资。随着各大电商平台的兴起,代之而起的淘宝刷单兼职比比皆是。58同城、赶集网等耳熟能详的网站上也打出了“淘宝刷单兼职,轻松赚钱”的口号。在很多大学生QQ群里,经常可见“急聘打字人员、支付宝转账、一单一结、1000字20元”、“正规专业淘宝网购代刷平台、工资日结”等消息,网络刷单以轻松又高薪为诱饵,标榜日挣千元,让不少大学生受骗入坑。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1504班的陈邦玉同学表示,她曾遇到过拖欠工资的商家。“我当时是帮助商家促销产品,钻在一个巨大的玩偶里给过路的行人发传单”,陈邦玉同学说到,“在工作之前,我和那个老板达成口头协议,付一天的工资但只用工作半天。但当工作结束后,我去找那个老板结工资时,他却没给她好脸色,找一些所谓的借口让我再工作几小时”。她委屈地表示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一上午,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在她与雇主的再三交涉下,雇主最终才把拖欠的工资给了她。她还透露,像她这样的的兼职大学生,大多数不会想到与雇主签合同,一般只有口头协定这一“空头支票”。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陈俊林同样曾在淘宝刷单这一兼职中遭遇骗局。本着一颗赚点零花钱的热心加入了一个qq兼职群,然后跟着“客服”的指引一步步走入刷单骗局,交完所谓的“会费”后,对方早已杳无音讯。“以后一定用一颗理智的头脑看待兼职”,陈俊林同学懊恼道。

image002.jpg

维权之路道阻且长

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究其原因,也是来自多方面的。

有些用人单位的制度存在漏洞,让个别管理者为了满足他对金钱的欲望而钻了制度的空子。《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假期打工遭遇工资克扣维权难”的报道中的案例就是因为南京娃哈哈没有认真履行企业责任违反规定招收大学生,而导致了李长振等多名大学生没有收到如约的薪酬。

大学生对自身的权益的认识也存在问题。据重庆市永川区法院的调查显示,70.77%表示了解雇主和工作的相关情况,而仍有29.23%的同学在兼职开始时,并不了解雇主和工作的相关情况;在与雇主签订合同方面,在兼职开始时,高达69.23%的同学竟然没有与雇主签订合同,在这些没有签订合同的同学中,68.89%表示没有签订的原因是自己没有想过,28.89%表示双方协商不签,而因雇主拒绝方面的原因则相对少,约占2.22%。“大学生暑期打工维权投诉率不到1%,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遇到问题,只是很多人想不到或不愿意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的王老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学生兼职维权的采访时告诉记者。可以看出,大学生自身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淡薄。

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而当大学生们在遭遇兼职骗局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只能选择与雇主协商解决,通过寻求学校帮助、诉诸法律等途径并不常见,甚至有部分同学选择忍气吞声,用无声的呐喊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网上的一个调查中指出,74.58%的兼职同学选择与当事人或其领导交涉协商;50.85%的同学选择向相关部门投诉;20.34%的同学选择寻求学校帮助。

image006.jpg

可见,大学生们维权意识淡薄,维权途径少,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使大学生兼职期间的权益难以维护。

在这种状况下,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学校宣传维权意识和提供维权咨询渠道应成为必然。学校可设立专门的兼职咨询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在学生们遇到维权方面的问题时,可以给出一些可行建议。另一方面,建立相关维权的交流平台,让同学们互相交流经验与意见。除此之外,大学生自身也应积极找寻维权渠道。如主动与雇主交涉、协商;做好证据收集工作,即使没有书面合同,留下工作服、签到表或录音等,保留相关证据;到相关部门投诉、寻求学校的帮助和找媒体曝光等措施都不失为兼职维权的好方法。

兼职固然可以获得宝贵经验,但最重要的是大学生应该擦亮眼睛,鉴别兼职之路的各方“黑手”。维权之路道阻且长,还需社会各方探索前行。

(注:董仕玲、陈霞、赵香和黎文一同学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下一篇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