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李想 • 图/网络 来源于:家长学院
宿舍到了饭点,四个人把食堂带回来的饭菜一放,齐刷刷打开手机或iPad,点开自己爱看的视频,以此达到配饭的效果,这类视频被网友们称为“电子榨菜”。面对繁忙的学业,以及疫情下的种种现实压力,让“电子榨菜”成为情绪的调味品无可厚非。只是,“电子榨菜”只能作为即时性的快乐,大学生不要被“电子榨菜”遮掩了“娱乐至死”的本性,让放松成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让娱乐成为对现实压力的麻痹。
“电子榨菜”的流行,是移动互联网深入发展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在电视流行的年代,一家人吃饭时打开电视,看看新闻、聊聊家常,画面十分温馨。如今短视频大潮来袭,赋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内容选择权,手机逐渐取代电视,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随时打开,有欢乐、有收获;随时关闭,没有依赖感才算得上是一份合格的“电子榨菜”。既是“榨菜”,就说明它成为不了大餐,且“口味单一、不够营养”,这样的特殊属性就使得它不会是内容深刻、意义丰富的产物。百看不厌的《甄嬛传》、内容空洞的吃播、讽刺幽默的脱口秀都是“电子榨菜”的代表。可以说“电子榨菜”受内容的限制,它只不过是快餐文化的附属品,无论从题材上还是从内容上都缺少时代的“硬菜”,偶尔的情感抒发也流于隔靴搔痒,不能像经典作品那样直击内心。
娱乐并不可怕,“娱乐至死”才可怕。过度摄取电子榨菜,可能会成为侵害青春的“毒药”。如果将浅薄短暂的快乐放松时光作为精神的“充电宝”,那么可能会羁绊头脑的深入思考和人生的选择。曾称为学霸的小陈,以优异的成绩被东南大学录取,但上大学后由于每日沉浸在网络世界,无论上课还是休息,都抱着手机不离手,渐渐荒废了学业,最终以严重挂科,被迫退学。小陈的悲剧不在少数,网络娱乐的过度依赖,很容易让我们沉浸其中,甚至让人把视觉享受错误的当作知识的吸收。处于这种环境中,人的个性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会被抹杀,最终影响年轻人对信息和知识选择的能力和品位。过度依赖“电子榨菜”还会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起到麻醉作用,让人们暂时忘却在现实世界当中遇到的压力。一旦他们沉迷其中,他们的现实问题就更不会因此得到解决。手机屏幕里异彩纷星的视频会掩盖掉世界本来的面目,不仅让人们看不清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还会在这种幻象当中迷失自我。
而且,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电子榨菜”佐餐,会让他们更加弱化了社会交往和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能力。人们围坐一团一起吃饭时却无话可谈,却各自刷着视频“下饭”,社会交往能力逐渐淡化,人们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日益失去行动力和参与感,对深沉思想、系统知识的领悟力也在不断被弱化甚至渐渐丧失。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流变得多余和尴尬,渐渐地将自己困在与网络的小世界里。
“电子榨菜”终究是“榨菜”,作用是“下饭”。在碎片化海洋里获取信息,想吃到多么有深度的精神大餐似乎并不容易。能及时抽离,是“电子榨菜”提供恰如其分的陪伴与娱乐的核心。过度沉湎于通俗娱乐,沉醉于虚幻的满足中,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社会行动力。没营养的"榨菜”吃多了会营养不良,没营养的精神食粮容易让人沉迷。我们不要让“电子榨菜”成为主食,要提醒自己做到自律,积极主动地走出信息茧房,多接触值得反复咀嚼的精品内容,获取成长的营养。
上一篇: 夏日防晒要讲究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