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本真,让理想在世俗时代绽放光彩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追求本真,让理想在世俗时代绽放光彩

作者:文/岳静 • 图/网络       来源于:家长学院

追求本真,让理想在世俗时代绽放光彩

什么是青春精神?是为自己能拥有无尽的财富和显赫的声誉而不断奋斗,还是坚守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不被世俗所利益化、功利化?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但是,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权衡抉择,也许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很幸运地,我听了许纪霖教授的《世俗时代的理想主义如何可能》的讲座。教授首先以梦想和青春的关系引入话题,然后以郭敬明的例子说明了在当今这个“小时代”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渴望成功,而“成功的标志通常是物欲化的,用某些稀缺的财富和资源来衡量的”,这种畸形的成功理念逐渐地占据了多数年轻人的心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站在利益和财富的制高点,他们认为这才是值得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才是梦想实现的标志。透过郭敬明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中,确实有一部分人热衷于实现他们所谓的成功,认为有豪华的别墅,名牌的轿车,高薪的工作等是成功的展现,他们炫耀自己的财富,诉说自己工作或创业的艰辛和不易,以此来证明他们对梦想的执着和坚持。的确,他们确实取得了令人羡慕的业绩,他们的能力也确实超越了那些类似于“我爸是李刚”的官二代或富二代,可是他们真的取得了本质意义上的成功吗?当他们静下心来仔细回想,这些表面的名利真正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呢?其实不过是一时的虚荣和享受而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都在培养青春精神,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那么真正的青春理想对我们而言又会是怎样的一种诠释呢?

之后许教授谈到上个世纪80年代是“后理想主义”时期,“那个时候的氛围还是一个革命的年代,还有革命的余韵,把改革也看做一场革命……”,许教授说这种纯粹的革命精神就是青春精神,这种精神从晚清开始传承发扬,既展示在《少年中国》的激扬文字中,“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也内化为五四运动“以自己的青春来改变社会,改造国家”的以国家兴亡、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同时更体现在李大钊先生的“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和毛泽东同志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中。但是,发展到80年代之后,这种理想主义革命精神却遭受挫折,近乎幻灭。许教授说,“从1987年初到1990年代初,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年轻人,内心是很痛苦挣扎的:理想主义是我们的宿命,但是理想的实现又是那么的虚幻,究竟应该怎么办?在什么意义上来确证自己的理想”?也许他们会受到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而变得有些许迷茫、彷徨、无助,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理想,也从来没有停止追逐理想的脚步。正如许教授所做的那样,他们从文学作品、古今哲人身上等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不在乎是否成功,而是自我价值、自我意义的确认,不管结果如何,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过了,奋斗过了,就乐在其中,为信念而活着,为享受过程而活着,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如此而已。”

是啊,史铁生在地坛中远离喧嚣浮华,即使遭受着身体病痛的折磨,他依然没有被命运的不幸所打败,相反,他与残疾抗争,与病魔作战,用笔描绘自己内心的思索,向世人展示了生与死的真谛和苦与乐的内涵。还有西西弗、孔子和鲁迅等,他们敢于突破世俗的偏见,勇于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无论结果如何都享受这个追梦的过程,我想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实现理想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追求的不仅仅只是表层的成功,而更应该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以及战胜挫折、超越世俗的喜悦和淡然。同时,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书的创作背景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它展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平凡人的生活情景,故事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他们生活艰辛、遭遇坎坷,可是却依旧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和人格的逐步升华。我想,曾经有太多的人能够在逆境、挫折中保持本真,坚持追梦,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革命的理想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未来,我们也会以他们为榜样,在现代社会中坚持我们最初的理想,寻找生命的真谛、实现人生的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世俗社会,正式告别了‘革命年代'。整个社会开始市场化、世俗化……社会发生了大变化,理想主义变成非常可笑的东西,社会上下出现了一种新的理性,叫做工具理性。”在这个时期,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去实现原先制定的具体的、功利的目标,而没有去想这个目标真正的内涵所在,只是凭借工具理性盲目地追寻表面的利益,忽视了他们真正想要的和需要的。许教授举了考公务员的例子,的确是,面临当今社会就业难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考公务员的大军,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考虑到的只是公务员稳定的收入和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而没有仔细考虑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与自己的人生理想相匹配,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今后找工作可能要做的抉择,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不随波逐流,还是向现实的困难妥协、人云亦云,这就取决于我们追求的是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不是自我设计的结果,而是有一个理想的大目标,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将自己打造成器,然后顺应机遇,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也不是过分的拆解,更不是亦步亦趋、唯唯诺诺,它需要我们衡量抉择、坚守信念,走出自我的精彩。

许教授告诫我们不要太聪明,要有一股傻劲,“所谓傻子,就是对某个东西有兴趣,而是以游戏的心态去钻研,不在乎成功不成功,他的动力不是要以此换来世俗的好处,而只是自己喜欢。”我们都应该做这样的“傻子”,对待自己热爱的工作,不要过多地想它能为你带来什么,而是去享受这个过程,去获得探索的愉悦和欣喜。电影《阿甘正传》有一句经典台词:“Life was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电影中的主人公阿甘,这个智商是75,从小双腿有残疾,经常受到人们冷落和嘲讽的人却在一次次阴差阳错中收获幸运,成为橄榄球明星、越战英雄、国会勋章获得者、乒乓球明星和百万富翁。不得不说,他的成功确实有偶然的成分,但是在深层次上我们会发现,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和欲望,他只是做好自己的事,在人性的本真里他坚守着,同时也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傻傻的阿甘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执著的信念,蓬勃的希望,迸发的活力,铭刻的爱情,坚定的毅力,努力坚定信念,更重要的是坚持人性的本真,这样理想的大门才会为你敞开。

在谈到大学校园和大学生活时,许教授说,“一个人的青春,一个人的能力,一定是在公共空间里面才能获得滋养”。在大学里,我们的生活空间逐渐变宽变广,各种竞争、各种诱惑也随之而来,所以加强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合作,融入校园的公共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大学生不应只是追求那些光鲜亮丽的物质享受,不应只是一味地沉迷于自我的小圈子,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素质和品位,比如学术的品位、文化的品位、生活的品位。之前读过《哈佛凌晨四点半》,我觉得书中的许多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中国的大学生借鉴的,书中提到卡塞尔曾说过,“生活教会我们只有不走寻常路,才有路可走。有勇气、有智慧的人通常会选择走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因为独辟蹊径才有可能留下深深的足印”。我想,在大学里我们要敢为人先、要另辟蹊径,要学会在这个公共生活里获得知识和技能,要超越庸俗和功利,去追求一种完善美好的人格和品质。

“美国伦理学家麦金泰尔《追寻德性》里面讲,人对利益的追求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利益,另一种是内在利益。所谓的外在利益,就是以工具理性的方式追求成功,而这个成功,可以用世俗的名利标准来衡量。今天的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究竟爱好什么,鼓励自己努力的动力都是对外在利益的追求。然而,价值理性追求的却是内在利益,就是在从事自己爱好的事业的时候,能够获得一份独特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不可交易、不可替换的,具有内在的价值和内在的快乐。”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都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抉择,也经受着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的重重考验,如果我们能够舍弃一些表面的浮华而真正去钻研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为了非功利的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努力,那么当我们用青春去渲染我们的理想,当我们在追梦的道路上挥汗如雨、义无反顾的时候,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在小时代中实现理想主义的方式和途径,这也许就是对青春精神最好的诠释和张扬,追求本真,在理想实现的道路上我们从不孤独!




上一篇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黄大年精神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下一篇湖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开展“高校经典研读”活动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