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媒体——“女司机”的歧视究竟到哪一天才能停止?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问责媒体——“女司机”的歧视究竟到哪一天才能停止?

作者:陈妍君       来源于:家长学院

评论员:陈妍君 10月28日上午10点28分,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公交车与私家车碰撞后至公交车坠江事故。事情一发出,各大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私家车,于是“女司机”、“逆行”、“高跟鞋”等关键词被曝出,引发网友铺天盖地的指责,“女司机害人”、“女性就不应该开车上路”等评论层出不穷。然而事件经过调查后,却出现了意外的反转——“逆行”的并非“女司机”,而是公交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正常行驶的私家车后坠江。

私家车被扣上“逆行”的帽子算是摘了下来,“高跟鞋”虽有错,却不是导致这场事故的根本原因,而“女司机”这三个字却始终无法摆脱舆论的困扰,难道身为女性,开车就注定不安全、不谨慎?其实不然,据《新华网》整理报道的数据显示,国内70%的交通事故由男性引起,但女性引发交通事故的报道率却远远高于男性4倍有余,相比较于男性,媒体似乎更偏爱报道引发事故的女性。

纵观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类新闻,总能发现媒体层面隐晦的表达——“女司机”。不禁疑问,为何都是司机,在报道时若事故主人为女性,就一定会被往性别上引导?而大多发生交通事故的男性司机,却总是由“司机”一词带过?不仅在交通方面,形容较强势身份时也会用“女博士”、“女高管”来刻意强调性别;同样是年龄较长的未婚人群,男性可以被称为“黄金单身汉”,而女性却被戏称“大龄剩女”。媒体本该为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如今却上赶着舆论,成为了性别歧视的隐藏扩音器。

媒体通过对报道内容的方向及数量,对一个话题进行强调。而媒体强调的话题,与大家心中所认为的重要议题,往往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社会地位不平等,对于女性的歧视很难从根本上去除,女性犯错被无限放大,虽说男女平等任重道远,但身为媒体人却引导群众放大性别差异,实属不该。更甚的是,这样长此以往的“洗脑式”报道,给众多女性心中也埋下了性别歧视的种子,面对不平等待遇时顺从,在其他女性遇到不平等待遇时选择冷漠或对立,令人寒心。

媒体是群众接受信息的窗口,应当做到最基本的公平公正,隐晦的歧视表面上能够扩大新闻关注度,增加点击率,实则却将媒体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抛之脑后。万千媒体人,千万莫把公平公正挂嘴边,却始终戴着制造舆论话题的有色眼镜。




上一篇青年理想何以叙,知乎问答显端倪

下一篇【志愿】十月于丝缕之间,感受点滴温暖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