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逐新不必放在“吃”上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出新逐新不必放在“吃”上

作者:刘雅婷       来源于:家长学院

1.jpg

年初,在武汉爆发随后蔓延至全球的一场疫情将我们“禁锢”在了家中,如众多网友所言,“这一切要从一只蝙蝠说起”。正是这场疫情,时隔十七年,野味被重新拉回我们的视野。

2003年让人谈虎色变的非典病毒起因就是因为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导致了感染,而2020年1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非典带来的教训没有让国民警醒,仍然有人抱着逐新猎奇的想法,贩卖、食用野生动物,可是,食用野味就真的是前沿的代表,是逐新的表现了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可是为什么总有人热衷于捕食野味呢?原因逃脱不了以下几点:

在我国,一直以来有句话叫做“物以稀为贵”,“稀”代表的不仅仅只是少量,还有“罕见”、“稀奇”的意思。在生活中,像野兔、穿山甲、蝙蝠、獾等等,这些野生动物其实是不常见的,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让部分人对野味趋之若鹜。有的说法认为野味有滋补的功效,就好似是那一块“唐僧肉”,吃到就是赚到。也有说法认为,野生动物大都长相奇特,吃这些新奇玩意儿,自然有特别的作用……但是数据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共发现的30多种传染病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所致,这些动物自身携带着原虫、吸虫、绦虫、线虫等寄生虫类,所以,捕食野味者吃到口里的不是用金钱买到的新奇味道,而是用重金买来的一个未知隐患和隐藏的灾难。这不是逐新的表现,这是无知,是愚昧!

新冠病毒爆发以来,权威公布的有效预防途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但是“戴口罩”这一措施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顺利。拒绝佩戴口罩的人,大多抱有侥幸心理——“别人也没戴,不一样好好的?”“就出门一次,不戴口罩也不一定感染到我”……而吃野味的人,也是抱有同样的心理“我就吃一次,不会中招的”“别人吃了都没事,我也要尝一尝”……殊不知这种种行为都是对自己生命的怠慢,对他人健康的漠视。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侥幸逃脱了某一次事故或者不幸带来的欢愉,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每一次的防患于未然,是未雨绸缪,是不给任何未知隐患爆发的机会。

走笔至此,那出新逐新应该从哪里入手,该如何体现呢?答案也是在这次疫情中得以凸显。与大肆捕杀野生动物,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继03年非典疫情之后,又一次投身于防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是再一次不分昼夜研究病毒的李兰娟院士,是毅然决然支援武汉的千千万万医护逆行者……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大快朵颐”,有人年逾古稀却奔赴前线研究、救治。我们该在哪些地方追逐新的高度,推出新的成果?是享乐?是恣意吃喝?逆行者告诉了我们答案,该是科研,是医疗,是教育,是国民的素质和思想。

疫情爆发后,对于“吃野味”,各领域都在思考如何制止这一陋习。有开始着手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有提议永久叫停野味产业,也有着手出台《禁食野生动物法》……而最根本的解决措施还是应该放在国民身上,该消除国民的愚昧思想,普及食用野味的危害,断除个别国民对野味的“念想”。

我们祈盼着这场疫情早日结束,我们也期待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逐新出新可以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实现,希望我们不再被疫情禁足,也希望我们不再被迂腐陈旧的思想禁锢。




上一篇严禁偷猎,刻不容缓

下一篇科学防疫,从我做起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