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陈睿飏 • 图/罗国庆 来源于:家长学院
曾经,我认为SCI是一个与我无缘的东西;作为一个研究生狗,一篇中文核心或者发明专利就能毕业的前提下更是显得十分遥远。但当自己真真切切的完成一篇SCI论文发表后,感触却并非如此。
发表SCI需要什么呢?从我的个人经历来说,第一条就是勇气,要有勇气去投身研究,也要有勇气去看、去写英文文章。当然所有一切的方法与技巧之前,有2个最基本的要素是不能缺少的:其一为已经具备初步的研究成果(做实验的要有实验数据、做理论的要已经做出模型),也就是说走到只差撰写文章这步了;其二为,有最基本的英语基础和文献阅读积淀。两者兼具的情况下才能够进一步开展工作。
其实撰写SCI论最难莫过于如何用外语来表述自己想要表述的内容,同时,实现表述的规范。这时候,第一条件就是英语基础了;我的英语基础并不算有多好,但也不差,四、六级一次性过,分数在500分左右。但即便如此,也满足了撰写一篇英文文章的最低要求——掌握的基本句式书写方式拥有一定的语感。那么,专业词汇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专业词汇的问题反倒不难,目前发达的翻译技术使得专业词汇的查找不再困难,很多时候甚至可以通过有道词典输入中文查阅,再看专业解释或者例句就能了解是否是自己所需领域内的该专业单词,由于有道理的例句有的来自note express所以还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的。但真正麻烦的还是行业内部分特别用语的辨析,就像在高分子研究中,表征分子链卷曲缠绕过程的单词有intertwine、entangle、curl等,但是每个在实际环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最开始我也是在看文献的过程中为之感到困扰的:为什么作者一定要换用同意词呢?难道是为了不重复为了让读者读起来舒服?——但为什么前面换了后面就没换呢?后来经过和导师的一番请教出明白,entangle主要指代分子链缠结,有助于形成网状结构,对应的现象是,流体力学半径提升,溶液粘度增加,但curl则是表征分子链蜷曲,对应粘度下降的一个过程,而intertwine意义类似于entangle。这些要点是难以通过常规渠道掌握的,只能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做到精读、思考和总结(这里主要是指代外国人写的论文,中国人写的SCI我通常不会过多在意语法和用词),才能逐渐积累掌握的。这些用语细节也正是广大中国研究生和博士在投稿 SCI时的一大门槛,很多人因未能掌握这些用语要点而不得不择寻求润色或者别人帮助翻译,但这个过程往往会使得自己理解和推理的过程发生偏移,部分意思达不到要点,从而使得论文意思传达上略打折扣。此外,从我个人经历来讲,直接写英文的效果,比写中文再翻译的效果要更好。写英文的时候可以直接步入语境,参考数篇相关论文的语势和表达方式可以十分有效且高效地完成撰写,同时避免了翻译时因母语思维影响而产生的“Chin-glish”(中式英语)。
那么最后还是要说最重要的一点,初学者写SCI有套路吗?答案是:有!对于提笔就能写的老手来说,我们新手书写SCI是需要模版和参考的,而模版和参考,正是我们看过的文献,如果要投某个期刊就需要,提前以至为目标阅读该刊物内的文献,了解大致风格和刊物格式要求。通常情况下,论文结构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这个规律通过总结即为模版:虽然行文仍然因杂志不同而有所差异,但结论需要写什么,摘要需要写什么、如何表述,等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对照别人的论文模仿来完成的(如下图)。
以上就是我J Appl Polym Sci 上发表论文后的感言。
下一篇: 厉害了我的国心得感想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