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披着“音乐竞技”外衣的娱乐节目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歌手》,披着“音乐竞技”外衣的娱乐节目

作者:郑科扬       来源于:家长学院

《歌手》,披着“音乐竞技”外衣的娱乐节目

2017年1月21日,湖南卫视正式推出了《歌手》(原名为《我是歌手》)这档全新的音乐竞技节目。对于节目此次改版后的特色,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的:“《歌手》节目的整体面貌作了更新,在内容方面从更丰富的角度对“歌手”二字做深度注解,通过挖掘艺术内核,借音乐还原人生百态,传播积极能量。”

虽说是官方话,但也让人寄予深切的期望。自《我是歌手》第一季从韩国引入以来,收视率逐季攀升,在第三季达到顶峰,第四季时观众感到观看疲惫,收视率略有回降也不难理解。而本季开播前,打出的“全新竞技模式”宣传口号,对于节目粉丝来说应是响亮的集结号。但不尽人意,首播收视率甚至低于第一季。

除去观众可能对季播节目的兴趣下降,今年的《歌手》收视率遭遇滑铁卢,还有形形色色的原因,政策压制,政治因素,都让这档节目遭遇了不小的挑战。

首先受限韩令、限选令影响,改名为《歌手》,播出时间被迫挪到周六22:30;首播前遭遇张敬轩事件,由于被勒令下线,节目组展现“神剪辑”的功力,在第一期节目中我们看到,本已录完第一期的张敬轩被剪得看不出踪影,仿佛没有出现在节目里一般;第一期中惊艳全场的“进口小哥哥”迪玛希一瞬间代替了张敬轩,占据了话题榜。另外在比赛中途,麻烦也没有停止。谭晶突然离开,她在节目里的表演也被全线下架,引起了不小轰动;逆战歌手的加盟又让许多粉丝不满,大呼“没看点”和“黑幕”。

《歌手》遭遇了那么多变数,让人喟叹已然是“不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也有些变味。”

《我是歌手》从第一季开始非常强调选手的歌手身份,每位首发歌手不知道另外有谁参加,甚至在参赛途中遇到了也会说自己是来跑通告,主持人介绍时都不说名字,补位的歌手也不会在上台前暴露身份,节目把重点放在唱功和歌曲的演绎上。

平心而论,第一季的《我是歌手》是不成熟的,无论从节目形式还是舞台效果,都是呈现了初引进的状态,但无疑是节目最纯粹的一季,观众对节目的关注点也基本都在歌手的唱功。到后来,节目受欢迎程度飙升,舞台效果堪称音乐竞技节目中的教科书。洪涛请得到李玟、林忆莲、谭晶这样的大咖歌星,舞台上也不缺HAYA乐团、黄绮珊、陈洁仪等非大众所熟知的好声音。而第二季的邓紫棋、第三季的A-Lin、第四季的徐佳莹,都从这个节目中收获了更多。

然而本季的《歌手》,自从袁娅维、杜丽莎相继淘汰,张杰作为首位逆战歌手加入,节目似乎往娱乐吸晴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张杰此次前来,第一场表演就让人瞠目结舌,完成歌曲后,他又以怼黑粉为内容表演了一段rap,让谁都没有预料到。这段自我陈述非但没有让网友们停止对他的腹诽,还引起了大众更多的反感,网友将之称为gap,将他在舞台上幅度较大的表演戏谑为杂技。而这次“自黑洗白”之后的下一期表演,李维嘉开场介绍提及的“谢娜和何炅”看起来又啪啪打脸,让局面再次陷入尴尬。

原来主页菌想不通为什么节目会允许这样的编排出现,这些场景无疑是把张杰的自卑和自负暴露无疑,招黑无数,还破坏整个节目的基调,拉低了档次。但越看到后面,主页菌更加明白,这便是这季《歌手》的套路。一直到第八期结束,微博热度话题有两条都是关于张杰的:“张杰唱歌崩溃落泪,张杰分享解压方法。”舆论对张杰也非常刻薄,到处都是diss张杰的话题。没错,这就是节目组想要的效果,制造话题,提升收视。作为节目长期收看者,张杰在第二季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可以说是舞台的经典,这一季突然双商不在线,一下飙演技,一下尬rap,很难不让人联想是芒果和节目组的恶意消费。

渐渐的,许多网友也看清了其中的戏码。或许从头开始就有制造话题,保热度高的歌手等不应出现在一个公平竞技的舞台上的动作,但本季似乎已把这件事搬到台面之上。这时候,网友更倾向于打听未播出一期的排名,而不是每周忙碌的工作日结束,在周末好好欣赏动人的音乐。歌迷更热衷于为自己喜欢的歌手制造热度,在乐评人的微博评论中带话题捧自家歌手,而不是客观地点评每个歌手的表现。半决赛的出场顺序又疑似暗箱操作,刻意引起一些话题与争端,在粉丝中再次掀起波澜。听说半决赛中,杜丽莎和彭佳慧未进入最终决战。现在想想,是不是也不难理解了?

最后,仍想以迪玛希受采访时的一段话寄以对未来音乐节目的希望。虽然音乐竞技节目离不开收视率和话题热度,但请别忘记了做音乐节目的初心,愿你们真正能以“所有的创新和超越都会来自对艺术的尊重”为心里的一把尺,不辜负歌手和观众对音乐的热爱。




上一篇自从在同福客栈见到你,恰恰恰

下一篇传说中的网红奶,你还敢喝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