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大师事件频出背后的真相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假大师事件频出背后的真相

作者:邹致远       来源于:家长学院

近日,“混元形意马大师”的视频再次走红于鬼畜圈,视频中他与48岁的业余武术爱好者王庆民切磋武艺,却被对手在30秒之内连续k.o.三次,本是技不如人,输掉比赛,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在事后痛斥对手不讲武德、搞偷袭,自己则是点到为止,没有下重手。事实上网友们都能看出大师马保国出拳毫无章法,是典型的“假大师”,而他的一番说辞不过是他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罢了。这件事虽是一个笑料,却反映出了当今社会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人们开始变得越来越趋利化,甚至为了所谓的流量开始各种作秀与包装。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给人的感觉就是神秘、高雅。这种模糊缥缈的定义让人们对传武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再加上武侠小说里各种天花乱坠的武林秘籍的描述,人们顺势对传武充满了向往。在这个时候,如果恰好有一个武学宗师闯入人们视线,群众对于传武的崇敬就会转移到宗师身上,从而给这个宗师带来大量的流量。在当今时代,流量就相当于知名度,相当于身价,于是不少人瞅准了这个发财的门道,一时间各种门派的掌门、嫡传、正统弟子纷纷崭露头角,出现了例如太极雷雷、太极闫芳等人物,江湖顿时风起云涌。在这“高手如云”的江湖之中,浑元形意派掌门马保国以一手绝学“闪电九连鞭”从中脱颖而出,吸收了大量流量。至于这些“高手”可以走红网络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大师们懂得包装自己

就拿马大师来举例子,他先在英国开办武馆,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学有所成的武学宗师形象,为自己积攒声望。同时,他借助他人名气,花钱找英国泰拳王拍宣传片,从而营造出自己轻松制服顶级拳手的假象。虽然自己的高手形象的表达逻辑上并不是很严谨,但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时代,只要能将事迹传出去,总能骗取到部分人的信任,再通过这些人相互传播,名气自然就大了起来,流量也接踵而至。漂亮的包装为假大师们增长了信心。

二、当今社会人们缺少辨识能力

这就涉及到了群众的人均素质。大师们的忠实拥护者大部分是孩童或是自身文化素质有限的群众们,他们对于“武术”存在着一定的幻想。这个时候,大师们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他们对于“武术”的幻想,于是他们拥护着自己理想的化身,甚至有意地忽略了他们身上的明显漏洞。有了这些拥护者,大师们自然是底气十足,隔三差五叫嚣着挑战这个,挑战那个,而当对方真正应战之后却一个个身体不便,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回绝挑战。盲目的拥护者们助长了假大师们的气焰。

三、网络平台暗中相助

纵使大师们吹嘘能力再强,群众再盲目拥护,没有大师们展示的平台,一切都是白搭。如此多的短视频平台,若要说没有一个平台察觉出大师们的身份经不起推敲,那断然是没人相信的,但对于这些平台来讲,大师们带来了流量,为自己带来了经济效益,于是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理会大师们的表演与作秀。正是因为有平台的默许,假大师们越来越猖獗,甚至成为了一种风气。视频平台提供了假大师们作秀的机会。

假大师现象以中国武术协会明令禁止武者以真传、掌门等身份自称参加比赛后告一段落,但这类事件的产生还是与当今人们心境过于浮躁,总想剑走偏锋获取财富的心理密不可分。要想真正杜绝这种现象,关键还得加强对群众”不劳不获”意识的培养。




上一篇金钱教育须从幼时起

下一篇干了这杯核废水?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