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下盛行的“丧文化”:丧文化究竟是解药还是毒药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如何看待当下盛行的“丧文化”:丧文化究竟是解药还是毒药

作者:包小玉 赵璐 张鹂鹂       来源于:家长学院

如何看待当下盛行的“丧文化”:丧文化究竟是解药还是毒药

继“小确幸”“欧皇降临”等词后“emo”、“网抑云”成为网络新宠,丧文化又成为了年轻群体中的新潮流。那么丧文化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呢?

丧文化指一些90、0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的不顺,在网络上、生活中表达或表现出自己的沮丧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势。

它表现为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比如人们现在常说:“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这段日子迷惘又黑暗,撑过去了就会有下一个黑暗的日子等着你”。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这些搭配在葛优躺图片上的文字,也从来都没有掩饰过这批青年人想通过葛优来传到什么思想感情。简单说,就是想要躺着,不想思考,什么都不想干了。

微信图片_20211202225927.jpg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丧文化呢?丧文化在年轻人看来是“解药”还是“毒药”呢?以大学生为例,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来自某211高校的小苏同学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在很多全国赛事上获得奖项。即便她如此优秀,在生活中也会有“丧”的时候。据她说,上了大学后发现身边优秀的人有很多,自己稍不努力就会被人落下。学业、就业的压力,生活上的不如意都在困扰着她。她嘴里说着要做条咸鱼,但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在她看来,偶尔丧一下是一种宣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方式。这就是现在这些面临重重压力的年轻人,他们在用一种自嘲、自黑、娱乐的态度笑对人生。在说完“反正明天也不会好过”之后,仍旧用乐观去面对明天。

而除了自身原因,外界的声音也是一部分原因。丧文化之所以流行,多是受到了网络的推动。朋友圈、抖音、微博,这些平台都成为传播丧文化的一大助力。比如,在一些网络名人的带动下,很多不明所以的人也跟着参与,从众的基数越来越大,于是很多年轻人潜移默化中便成为了丧文化的一分子。我们发现,在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出现了很多体现丧文化的句子,而这些句子大部分出自于《奇葩说》、《脱口秀大会》等节目。我们从小高同学的朋友圈中发现,发一些“丧里丧气”的话是她的日常。但事实上,她本人在发朋友圈时并不是处于很消极的状态,只是出于对于网络热词的追捧。

微信图片_20211202225352.jpg

“丧文化”流行代表着什么?“丧文化”真的只是毒药吗?“丧文化”的流行其实是生活压力的无限放大。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正是“丧文化”提醒着我们每天应该积极面对生活,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毕竟我们只是普通人。对此传媒学院的小缪同学说:“这个对我来说可能是即使我在丧的状态中我也是在努力生活的,丧和努力生活在我这儿不冲突,就相当于是大哭也不停下向前走。”小缪同学也和多数大学生一样,偶尔自嘲自己是一条闲鱼,也会说出不想再努力的话。但不管是在自习室还是图书馆,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丧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或许真的是一种慢性毒药,但“以毒攻毒”未尝不是一种寻找解药的好办法。

那么面对这种丧文化,青年一代究竟该怎么做呢?对此,我们只想说:“小丧怡情,大丧伤身”。每个人都有表达“丧”的权利,“丧”不等同于负能量,“丧”也不意味着绝望,而大多是作为一种自嘲和排解压力的方式。大多数青年人的“丧”往往只会持续几个小时,或者是短短几天,而很多自嘲“丧到极点”的青年,奋斗、拼搏起来,并不比前辈和同龄人逊色。所以,对于丧文化的流行,我们不必过度忧虑。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偶尔的“丧”实际上是在帮我们把一些生活压力,情绪垃圾排出体外,这便是我们所强调的“小丧”。这种“小丧”常常表现为“努力不如躺着”“反正明天也不好过”之类的自嘲,而在自嘲之后,青年人也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年轻人们心里都清楚,靠努力已经难以实现生活的质变和阶层的上升,现实的打击让他们觉得“努力未必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轻松”。

而真正的“精神鸦片”则是过度的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丧”,“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人间不值得”是他们口头禅。而这种生硬的“丧”如滚雪球般不断累积之时,正是我们需要警惕和扼制的时候,它的蔓延,不仅仅会让更多的人加入无病呻吟的行列,还会让这些“丧”影响到正常的用户。这种所谓的“丧文化”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抵制的。

事实上,治愈还是致郁,看的是我们青年一代本身。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传播良莠不齐,抵御消极文化要靠的始终是自己,青年一代要时刻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内心,向先进的文化看齐,抵御消极的文化,只有这样,丧文化才能成为我们的解药。




上一篇虚心向学是大学最好的意义

下一篇大学图书馆规定为何成为一纸空文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