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匿名行动背后的社会心理成因——以momo为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集体匿名行动背后的社会心理成因——以momo为例

作者:胡敬寒       来源于:家长学院

摘要:本文试图运用日常生活表演、群体极化等理论,分析大批社交平台用户将头像和昵称改为粉色小恐龙momo的集体匿名行动。本文认为,由momo反映出当下网络社交的新特点和新需求是将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进行彻底地切割;为实现切割而发起的匿名行动背后的社会心理成因主要可以从消解社交压力、规避网络暴力、规避现实麻烦三个方面考虑。即使使用了难以分辨的momo昵称,互联网也不是法外之地,在运用匿名身份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承担责任,把握好互联网自由表达的底线。

关键词:社交媒体;网络匿名;“前台/后台”理论;言论自由

你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有没有见过momo?就是那个昵称叫momo,顶着粉色小恐龙头像,辗转抖音、豆瓣、小红书,四处留言发帖的神秘用户。2023年2月 15日,陈飞宇工作室起诉豆瓣用户momo侵犯其名誉权,结果来了一堆momo“认罪”,不知内情的网友这才恍然大悟,momo原来不是一个人,每张momo皮下都是不同的用户,却用相同的头像、相近的语气在互联网上扮演同一个角色。

新的困惑随之出现:人们为什么这样做?momo反映了怎样的需求?其背后蕴含的心理逻辑是什么?

一、互联网集体匿名行动

momo来源于微信的授权登录机制。用户在使用微信账号授权登录外部APP 和微信小程序时,如果不确认使用微信原本的头像和账号,系统便会提供一些随机选项,粉色小恐龙momo凭借其可爱的外表,成为最广泛使用的ID。

抛开社交平台账号的唯一凭证用户ID不谈,个性化的头像和昵称是区分不同用户最便捷的方法。而使用momo这样毫无辨识度的头像和昵称,大大增加了区分难度。大量社交平台用户主动改用momo头像,可以视作一种隐匿身份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用户集体匿名的行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豆瓣平台的“用户已注销”、“江湖骗子”,甚至流行于微信的“AAA老张海鲜批发”式网名,都属于此。

这种选择或许反映了当下网络社交的新特点和新需求——与现实身份切割。

二、“前台”媒体与“后台”媒体

从没有一个时代像如今一样,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社交媒体选择[1]。社交媒体平台类型激增,相互竞争、共存或补充,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既有经验表明,在多元社交媒体环境中,用户的社交平台切换行为正变得越来越普遍[2]。Tandoc[3]将这种社交平台切换行为称为“平台摇摆”,指用户使用一个以上的社交媒体平台,并经常在这些平台之间自如切换,而不是选择一个平台的同时放弃另一个原有的平台。

戈夫曼的日常生活表演理论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两副面孔——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呈现的“前台”形象和真实自由的“后台”形象[4]。对于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现代人而言,社交媒体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比如微信、QQ 等熟人社交平台属于“前台”,人们会更注重他人的评价,精心装点自己的朋友圈、QQ空间;微博、小红书、抖音等陌生人社交平台则属于“后台”,人们可以在上面大胆发言、放飞自我。

有网友说自己是“微博蹦迪,微信装死”,这和前几年流行的那句调侃,“现实里唯唯诺诺,网络上重拳出击”,有相同的底层逻辑——同个人在不同的社交环境的身份是多元化的。在“前台”媒体中,由于联络人多是亲朋好友,线上关系由线下关系延伸而来,即使频繁更换头像或昵称,也能通过备注和聊天记录精准指向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在被明确身份的束缚下,人们更容易迎合社会规范和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但在微博、小红书、抖音这样不能被明确身份的 “后台”媒体中,人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社交,社交结果很难关照到现实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即使违背社交规范,受到惩处的也只是账号,对账号持有者的现实影响很小,用户心理负担随之变小,安全感倍增,发言也更自由真实。

近年来,社交平台对个人信息的采集行为日益密集和隐蔽,“拒绝跟踪”的隐私协议仿佛只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君子协议”,效用有限[5]。尤其是在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显示用户IP地址归属地后,被现实中的熟人发现虚拟身份的风险越来越大,在社交平台透露一点点个人信息,身边的人就很容易顺藤摸瓜找到你,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掉马甲”。

“掉马甲”的后果很严重,没有人喜欢被“视奸”,即别人知道这是你的账号,但他不点赞、不评论、不关注,他假装不知道这是你的账号,却时时浏览你发的贴子,而你仍将这个账号当作“后台”,继续毫无顾忌地放飞自我。用户主动改用momo头像,仍然是为了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给马甲穿马甲,把虚拟身份的可识别度降到最低,让想要默默“视奸”的人无从找起,留有一隅“放飞自我”的净土。

三、从追求个性到隐入人群

一般来看,80年以后出身的人群,也就是目前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应当是极具个性、渴望自我表达的一代人,选择momo这样毫无个性特色的昵称,非常不符合传统看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原因分析。

(一)消解社交压力

彭兰[6]认为,个人的表达和行为在多重媒介网络中处于他人和自我的审查之中,需要时时警惕,避免不同面向的“人设”出现混淆和冲突,有时,过度的连接和角色维护的成本会增加社交负担和倦怠感,个体会将反连接作为一种情境性的选择,断开那些可能对个体产生过分压力与负担的连接链条,使个体恢复必要的私人空间、时间与个人自由。现在,momo正以“反连接”的方式发挥作用:一方面满足了现代网友停止表演人设、拥有私人空间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对被迫承担社交压力的反抗,用同质化身份对抗算法推送导致的圆形监狱。

(二)规避网络暴力

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网络上的主体群体极化倾向更加普遍而明显[7]。一旦在某个平台上发表不符合群体认同的言论,又不幸被流量“选中”,很容易形成比较极端的网络舆论。出于匿名的安全感和法不责众的心理,很多人都通过参与“网暴”发泄不满或者“护卫”道德标准,同时无视自身的责任。

而如果换上了momo马甲,就很难通过社交平台上言论的截图精准定位用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指向明确用户的表达压力,打破“沉默螺旋”,给与想法不同的用户表达自我的机会。此外,大量momo用户又集结成了新的群体,逐渐形成强烈的群体认同感,甚至出现了“momo家族”,“一mo做事亿mo当”让 momo用户在发表言论时多了一些“上头有人”的勇气。不过,这也导致了一些 “坏mo做事,好mo当”的问题,有人想与发表了不良言论的坏momo辩论,@ 出来的却是不同的momo用户,让人一头雾水。

(三)规避现实麻烦

“人肉搜索”利用人问人、人寻人的人际传播模式,不断地更新当事人的信息,为网络舆论不断提供新鲜材料,最终导致事态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影响当事人正常的学习、事业和生活[7]。相比视奸,更让人害怕的是一群陌生网友对你的社交平台账号进行“考古”,把你过往发布的每篇帖子、每条留言,甚至一个点赞、一个收藏,都放到严苛的道德审判下。“考古”往往伴随着“挂人”和 “人肉搜索”,没有人能经得起拿着放大镜看的道德审查,所以很容易导致真正的“社会性死亡”,进而影响当事人的现实生活。

近年来,网友通过人肉搜索侦探出某个用户的真实身份,拿着他过往的网络足迹作为“呈堂证供”,向使该用户在现实生活中被所属的学校或公司施压处罚该用户的例子比比皆是。且不论这样的结局是否真的“大快人心”,被“人肉” 出真实身份的可能性就让社交平台用户大胆发言的风险成倍增加。显然,在“个性”和“安全”之间,一大批网友倒向了后者,在momo身份的掩护下宣泄压抑的情感,保护自我隐私。

四、互联网自由表达的底线

勒庞曾在《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体是匿名的,因此是免责的。对个体产生约束力的责任感在这里完全缺席。”[8]当个体进入网络世界后,一种融入群体而产生的安全感,使他们倾向于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且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惩罚[9]。明显能够感觉到,在越难被得知真实身份的状态下,人们的自控力越弱,也越容易释放恶意,momo用户通过隐入人群享有更多言论自由的背后,还有个体在群体掩护下责任感缺席的担忧。

一方面,momo用户的出现就是为了保护正当隐私权、保护正当表达的权力;另一方面,momo用户通过隐匿身份的方式,恰恰掌握了最具有破坏性的力量。有momo用户以开玩笑的方式称自己是“法外狂mo”——momo面具原本是为了避免“被霸凌”才出现的,如今反而便利了面具使用者霸凌别人,满足虚伪的正义感和发泄欲。所有的社交平台用户都必须认识到,自由表达与网络暴力仅有一线之隔,无论是不是真实身份,发表言论前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会不会成为雪崩时的一片雪花。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纵然头像昵称能“大隐隐于mo”,用户ID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出现违规行为时,普通用户可能分不清这个momo和那个momo,平台却能精准追踪到用户个人。因此,社交平台用户不可能摆脱现实身份的束缚,“法不责众”的安全感,也只是错觉而已。被陈飞宇工作室起诉侵犯名誉权的那位豆瓣momo,已经被精准封号,而其他好momo依然能快乐吃瓜,不受牵连。

总之,把头像和昵称换成momo——这样一场互联网上的集体匿名行为起源于现代人巨大的社交压力,高度同质化的头像和昵称并非对个性的抹除,反而是对言论自由与真实自我的一种保护,同时也保护了个体必要的私人空间和时间。而在戴上momo面具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群体安全感和个体责任感的矛盾冲突,以及如何把握互联网自由表达的底线,还有待用户个体与社交平台的共同努力。 




上一篇论新时代信息载体关系

下一篇论艺术美学的作用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