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村”空心化,该不该由“状元”们买单?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大学时光

“状元村”空心化,该不该由“状元”们买单?

作者:赵媛丽       来源于:家长学院

“状元村”空心化,该不该由“状元”们买单?

前段时间,新京报的一篇名为《培养出18为博士硕士“状元村”,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的报道引发关注,它讲述了山东泰山脚下的洼里村40年来走出了9位博士、9位硕士、近60位大学生,然而这些落户城里的教授、老师、公务员,却没有“衣锦还乡”,改变家乡空心化的命运。这确实是当下农村现状的一个缩影,因此这篇文章也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

这篇文章暗含着对于“状元”不能反哺故乡的哀挽和叹息的思想倾向,但是,“状元村”的空心化,到底该不该由状元们买单?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城市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进程,是生产力进步的选择。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集聚。走出乡村的“状元”们在城市里安家落户,不仅为自己选择更好的发展条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乡村的空心化实际上从另外一面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依靠努力寻求更好的发展的机会。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穷乡僻壤实现人丁兴旺,我相信也不是“状元村”所希望的结局。

其次,要求“状元”们反哺故乡,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的逻辑。在情感上,走出乡村得到更好发展的“状元”也许渴望着能造福故乡,可是实际上,个人能力的不足却让反哺故乡十分困难。很多依靠念书走出农村的人,在城市里也难以大富大贵。不是人人都能为家乡修桥铺路,反哺故乡并不是“状元”们的义务和责任,实现了个人命运的改变已经足够值得尊敬,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评他们对于故乡的“无所作为”。

此外,吸引人才应靠制度而不是情怀。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授杨阳说“任何农业社会在现代化转型中,都是以人口大规模流失为特征的,而完成转型的标志,不是人口回乡,而是生产模式的转变。”想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固然必不可少,然而,从“状元村”走出去的“状元”们,大多是从事学术方面的发展,即便真的回村,也难以对乡村的振兴提出专业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扭转故乡凋敝的命运。想要吸引真正可以进行乡村振兴建设的人才,还是需要制度的保障,使乡村真正有吸引力,并且没有后顾之忧。

最后,“状元”们留给村子最大的一笔财富,是知识改变命运。没有一般穷困村子“读书无用”的想法,“状元村”的村民认为“穷才要上学” “老人苦点就苦点,孩子们不能再穷了”;村里的老人们虽然不懂学历但崇拜着学历,保持尊师重教的传统,贷款、打工也要努力供孩子上学,正是因为一个又一个走出去的“状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学习是改变贫穷的最佳途径。这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另一层面讲,“状元”们其实已经在精神上反哺了故乡。

因此,无需为“状元村”的空心化哀叹。“乡愁”情绪可以理解,但村子的空心化未必是件坏事,“状元”们也确实无义务为故乡的空心化买单。比起哀叹,乡村振兴、人才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更有意义。




上一篇中学生开发性教育游戏,是有意义的自我教育

下一篇一场又一场的流量狂欢,你参与了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大学生“聚餐社交”,其实没那么复杂
  • 大学生兼职频遭“黑手”,怎样保护“唐僧肉”?
  • 大学生时评,观点时代的青年视角
  • 西南科大再现猥琐跟踪男 校方处置结果却让人心寒
  • 手机依赖症调研之高校行
  • 做好学班不容易
  • 答题软件校园风行 沦为应试教育帮凶
  • 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杯男子篮球赛
  • 舌战群儒,一展锋芒——矿业学院积极参加新生辩论赛十六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