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俊:幸福的教育长啥样?

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学习 > 快乐中学时光

杨九俊:幸福的教育长啥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幸福教育网

4

开放课堂是幸福教育的战场

我到中小学听课,常常感到有些教师顾忌太多,束缚感严重,课堂有较明显的封闭性。因此我呼吁,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

● 打开体制之门

有位学者到美国访问,发现传统的“年级-班级”体制已不存在,学生进校后自行选择课程,一位学生一张课程表。

这种情况我国也在尝试,比如北京十一学校,就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切性课程,也有学校在局部努力突破“年级-班级”制的安排。

打开体制之门,除了解决好“教给谁”,还要考虑“谁来教”。

在网络化的环境里,“亚平老师”可以给中小学生上课;大洋彼岸可以和我们形成课堂互动。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走进课堂;在许多学校,课堂中的学生地位在发生变化,他们有的已在边学边教,以教促学,教与学的主体已经融合。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教给谁”“谁来教”的变化将会越来越丰富。

● 打开资源之门

倚重教参,依赖集体备课,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视若不见,拒网络资源于千里之外,这些现象并不鲜见。因此,我们仍然要强调打开资源之门。

第一,理解课标,吃透教材。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教学的核心资源,怎么运用它是一回事,但理解它、吃透它是基本前提。

第二,要拓开教学资源的无限时空。

比如,可以打破体制性的限制,在普职融通、学校与家庭、社区融合方面做出切实努力;可以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有的学校开设“汽车里的物理学”“家庭中的化学”等课程模块,就是有益的探索;可以柔化学科与学科的边界,倡导跨学科、综合性的教与学;更应该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让资源之门向四面八方打开。

第三,确立教师即资源、学生即资源的观点,积极创生资源,及时捕捉、有效转化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

第四,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应包括:

连贯性地教,把教学内容放在整个知识体系里审察,哪里有过铺垫,哪里又在螺旋式上升的通道中有着呼应,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

整体性地教,要有育人的意识,而不是只教知识;选择性地教,教材往往有综合功能,教学资源更有无限的丰富性,要回到为什么教这样的思考上,明确教什么;

具体性地教,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在课堂里落地,各种资源要有效整合体现有用性,这样的教学才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

创造性地教,让教学资源的选择、创生、整合、运用,成为创造性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教学更具创造的活力。

● 打开定规之门

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定性的东西,如果生搬硬套,那就不是好的东西了。因此——

第一,要敢于打破成规。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有的教师对不举手发言是明令禁止的。新课改后,有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甚至自由插话,这样的课堂往往充满生机。

第二,要敢于打破制度的规定。我们一方面要反思一些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一方面还是要多问问:我们做这些规定是为什么?

第三,要防止规范的僵化和片面性,比如上课要提倡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给学生一些信心,为此有的学校就要求上课要微笑着看学生,学生答对了要给掌声。这些规范,可能会成为束缚教学自由的东西。

● 打开结构之门

打开结构之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时空结构限制,让课堂获得广延性和持续性。

从空间角度看,传统的教学结构,空间意识淡薄,新课改以后有所改观,主要体现在学生组合的小型化、多层次上,但是一些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只是摆设。

笔者参加过一次全国性的活动,一位教师让学生分组坐,有17名学生背对教师,一节课都很难与教师有眼神交流,这种空间结构就走向了另一种封闭。

因此,空间结构变化要充分考虑“为什么”,再去设计“怎么做”。

从时间角度看,教学结构要呈现一种纵向形态。新课改以来,课程的纵向结构呈现多种形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方面的变化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充分考虑学科特质和知识呈现方式的特点,要蕴含教学结构的基本规律,要体现信息化、网络化的积极因素,要与空间结构的变化呼应,要打开通向课后练习和生活实践之门。

● 打开预设之门

打开预设之门,怎么做呢?

第一,要倡导生成性预设。

要尽量对各种可能的情境进行假设,以适应教学情境的变化;以生成性教学的观点指导预设,让预设后的教学充满生成性,这种生成可能是预设的生长、形成,可能是预设的丰富、拓展,也可能是预设的批判、改变。

第二,要倡导教学机智。

无论多么周密,预设总不能穷尽课堂的千变万化,因此教师要具有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一种素养而不是一个事件,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去推动情境的深化或转化。

第三,要在动态生成中追求相互映照的境界。

多尔主张课堂教学演奏不是古典乐,而是爵士乐。演奏爵士乐是在和声框架与旋律框架的基础上,根据观众情绪和自己的感受适当地进行意想不到的变化。这样,每次演奏都是一次新的创造。

课堂教学应该在此基础上前进,恰如王小妮所说:“一堂好课有不可操纵性,它在进行中自我定位,自动选择脉络走向,参与者互相映照,在诗意这种人自身很原初的感知面前,谁也不是老师。”

● 打开评价之门

打开评价之门,要基于学生的发展规律评价,要根据学生具体状况评价,要倡导评价的多元化、丰富性。

课堂评价的主体不仅在老师,课堂评价的方式更不仅仅是正确与错误的判定,应该更多元、更丰富。

● 打开思维之门

教育对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打开、再打开。

第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思维的机会。

国际教育评估组织对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发现有些基本元素是趋同的,如:让学习充满挑战性的欲望,课堂要有合适的安静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有些课从头到尾都很热闹,但并不能称作好课,这样的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有思维的机会、学习的机会。

第二,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空间拓展开来。

第三,要让学生有思维的自由, 好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如沐春风、自由思想,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总是在自由思想时才能迸发。

第四,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逻辑与推理,直觉与洞察两种,要根据学科特质,根据知识呈现方式的特点,根据不同学段的训练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掌握思维这种“特殊的知识”。

第五,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诸如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创造性等。

第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关键点、疑难点、含蓄点处流连,让学生学会在这些应该着力的地方生成问题;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问题初步解决后,引导学生或是触类旁通,或是浮想联翩,或是穷追不舍,或是举一反三,从而打开新的天地。

● 打开心灵之门

教育是一种灵魂与灵魂的对话,课堂自当是心灵交流的空间,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自然要打开心灵之门。

教师要敞开心扉,和学生坦诚交流,要关心学生、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对心灵变得粗暴和冷酷的孩子,要以“美疗”打开其隐蔽角落。

打开心灵之门,最根本还在于教育源自心灵。

帕克·帕尔默认为教学是通达灵魂的镜子,教师要通过三种通道描述自我内部景观:凭智能,思考教与学的方法;凭情感,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凭精神,对生命的爱与对工作的渴望,生成我们与学生精神联系的渴求。

智能、情感、精神三个方面融为一体,我们内心就是完整的、富于力量的,我们打开的就是灿烂的心灵世界。

什么是幸福的教育?幸福的教育,还需要教育人在精神领域,拥有积极情绪,树立人生意义,过高质量的智力生活;在个人生活领域,涵育令人惬意的品质,具有合理的物质保障,拥有美满的家庭和健康丰富的业余生活;在职业生活领域,寻求使命感,播撒教育爱,创造审美课堂,丰富校园生活;在公共生活领域,参与社区文明建设,寻求个人与集体的平衡,以理性精神调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我曾借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作为幸福老师的意象,这也应该是幸福教育的样子。人间四月天,春和景明,天地一体,美不胜言。

来源 | 新校长传媒

作者 | 杨九俊 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幸福的学校、教师、学生是什么样子的?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文章
  • 余建祥:疫情下超长假期高三、初三家长和孩子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 写作专家指导:高考作文首尾五奇招出彩技巧
  • 余建祥:高中学生如何选择文理或学科?
  • 揭秘高考阅卷 不会因为字迹潦草而扣分
  • 高三学生如何同时做到补弱科和增强科
  • 高考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
  • 艺术生怎样学好地理应对高考
  • 美术类艺术生高考备考攻略
  • 揭秘艺术生高考状元是如何炼成的
  • 艺术生赢在高考前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