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拘泥"育儿知识"会影响右脑 的发育
有一本书让我感触颇深,书名叫《尼基钦夫妇和七个孩子》,它的作者是苏联的尼基钦夫妇。该书在日本生活手帖社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此,我想一定会有不少人知道这本书。在书中,他们夫妇俩介绍了养育孩子的方针与自己内心的纠葛,即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爱抱毛病"。
夫妻俩开始养孩子的时候,拼命的克制自己,以免孩子产生爱抱的毛病。他们担心:一旦孩子爱抱,他(她)就会变得任性和娇惯。因此,即使婴儿哭闹不停,他们也不去抱他。每次把婴儿放到床上去睡时,他们都故意马上转身走开。有一次,婴儿得了严重的湿疹,每天晚上睡不着,哭得很厉害,但是,母亲丽娜还是强忍着,拼命压制自己内心想抱的念头。据说,这样的日子弄得他们母子俩都精疲力尽,实在过不下去了。
在婴儿满六个月的某一天,母亲终于下定决心改变想法,试着把婴儿抱到自己的身边来睡。结果怎样呢?婴儿就象终于放下心来的样子,在母亲怀里甜甜的睡去。从第二天晚上开始,母亲和婴儿就睡到了一起,婴儿的熟睡让母亲觉得宛若做梦一般:这是以前整夜哭闹,让自己不得安宁的孩子吗?仔细想一想,我们不难发现:婴儿的哭声是在倾诉想和母亲在一起的愿望。但是固执己见的母亲却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教育观点,从而没能看到婴儿发出的信号。
尼基钦夫妇有一套独特而大敢的育儿方法,但是他们在开始时也失败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夫妇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与捕捉婴儿发出的信号相比,他们更愿意坚持自己的的教育观,更愿意忠实于别人所提供的做法和育婴书上所介绍的方法。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接收婴儿所发出的信号。
必须指出的是:已有的育儿方法从来不考虑婴儿的意图和欲求,只考虑大人的主观愿望,它是一种以大人为中心的育儿方法。婴儿的真正意图和欲求是什么?处理婴儿意图和欲求的方法是什么?母亲常常守候在婴儿的身边,不管多专业的大夫,恐怕也比不上母亲能明白婴儿的心思。我觉得最基本的问题是母亲必须具备自信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母亲在各自探索育儿方式的时候,才能真正为婴儿着想。当感觉到婴儿真的很需要的时候,哪怕要花时间也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能够感觉到婴儿需要的只有母亲。
综上所述,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以前可以说是偏重左脑的时代,而以后则是右脑重要的时代。如第三章 中所写,以往的早期教育之所以错误也与左脑与右脑的关系有关。即,以往的早期教育观念是知识性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优先发展左脑,从而严重的妨碍了右脑的真正发育,错过了右脑发展的时期。
不过,关于如何发展右脑等具体的方法问题,我现在还不能说得十分清楚。而且,现在还有关于情绪教育等提法,这种提法也模棱两可。我常常觉得:把右脑的问题当作左脑的问题去进行理性思考是早期教育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因此,这样的问题对我们或许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先发展自己的左脑了。在第五章 以后,我讲阐述我个人的思考。
关于"体育",我说不出什么来,但是恐怕体育和右脑的关系最好让人理解。
据说,体育明星身上的良好动感和准确、迅速的判断能力都与右脑有关,而知识分子之所以不擅长跳舞和滑冰,是因为他们试图用左脑去学习动作。
有人说:为了培养真正的滑冰者,必须让他从走步开始穿上冰鞋,这也说明,如果你从记走法开始学习滑冰,一旦穿上冰鞋后,理论将使你寸步难行。
也就是说,如果左脑战胜右脑,人就学不好动作;相反身体各部位的运动也会刺激右脑,使右脑的能力得到发展。
人的"体"与"智"不能分开考虑。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人的大脑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德育"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它和右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说"谢谢"和说"对不起"。婴儿通过每天和母亲的接触,他学到的并不仅仅是这两句话,而且还学到了包含在这两句话当中的心情。
上一篇: 掌控婴儿智力的八个“高峰”
下一篇: 零岁教育(一)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