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健康生活网
站在浴室的镜子前,今年47岁、上个月刚刚做了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韦丽(化名)紧紧咬着牙,恨不得把镜子里“不再完整”的自己砸得粉碎。
韦丽此时此刻的心情,相信不少乳腺癌患者都曾有过切身的体会。确实,随着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的日益上升,专家们发现,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比美国提前10年,20%的患者年龄集中在40岁~49岁,30岁~39岁,而这些年龄段的女性恰恰正处于人生中事业或家庭的成熟季节,有着非常迫切的社交、工作和维系家庭的需要。然而,资料显示,接近九成的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包括自信心下降、对事物的兴趣丧失等。“这些情绪上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会影响她们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从而增加了癌症复发的几率。”专家说,乳腺癌治疗,在保住病人生命的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让她们在治疗结束后,仍能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九成乳腺癌患者有心理障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的高峰年龄较美国提前10年,40~49岁,30~39岁年龄组乳腺癌所占比例超过20%。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广泛开展,早期乳腺癌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得很多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已经达到70%,乳腺癌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凸现。
然而让人忧虑的是,国内资料显示,约90%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包括自信心下降、存在生活空虚感、对事物的兴趣丧失等。64%的患者会顾虑自己形体改变招致别人的异常目光;58%的患者出现了性生活次数和满意度下降;63%的患者社交次数和满意度下降……心理不健康影响到患者的情绪,从而造成失眠、食欲不振、内分泌失调等,增加癌细胞转移的可能。
乳房缺失成乳腺癌患者心中最痛
据周明介绍,乳腺癌患者在确定自己身患癌症之后要经历体验期(震惊)、怀疑期(拒绝接受事实)、恐惧期、幻想期、绝望期以及平静期这六个阶段。明确了乳腺癌的诊断通常让患者难以接受,她们一方面迫切地希望能够通过手术治疗来拯救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又因为手术切除乳房使躯体功能的完整性受损,使其作为女人的感觉和自尊心受到威胁,因而心理上处于极其矛盾的状态,产生激烈的心理反应。
在乳腺癌手术及治疗过程中也会引起许多心理问题,较长的瘢痕、不对称的胸壁使很多患者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不敢直面自己已经愈合的手术切口,无法面对自己一部分“女性标志”的永久丧失,心理上难以接受自己外形的改变,导致她们很难适应乳房切除后生活的变化,并把自己归入残疾人的行列之中。
而患者术后侧肩关节活动障碍,上肢功能下降,影响了患者工作和家务劳动能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容易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沮丧、敌视、悲伤、灰心、愤怒等不良情绪。
在性生活方面,由于肢体活动受限和连续的化疗使体力不支而性欲下降,导致性生活次数减少,甚至消失。部分患者由于失去了乳房,感到自己作为女人的吸引力下降而回避配偶。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不能肯定化疗期间能否进行性生活而干脆停止,或者担心性生活会加速自己癌症的转移或复发而拒绝性生活。
关注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
医生能做什么?
最大限度为患者保留正常的外形
“作为医生,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发挥现代医学优势,在为患者最大限度保留外形和上肢功能的同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周明说,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后10年生存率已达70%,是实体瘤中疗效最好的肿瘤之一,相当部分早期患者可以选择保乳治疗而不必切除全乳。“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保乳治疗与传统根治手术的远期生存率无差别,而保乳治疗的患者在外形、功能保全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有研究显示,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形象及生活质量总分方面,保乳组均优于根治组。
目前,北美超过80%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治疗,然而我国保乳手术的比率尚不足20%。周明分析,当中的原因可能几方面:一是部分医师对此新理念、新技术尚未认识,习惯于传统的根治手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关注不够;二是患者对保乳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大多数患者因担心疾病复发宁愿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接受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三是医院现有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患者保乳手术的要求;四是普查力度不够,未能发现更多早期乳腺癌患者。
周明认为,医护人员应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使其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乳腺癌的治疗知识和最新进展,消除疾病认识上的误区,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一名负责任的医生,不能仅满足于手术做得漂亮,还要做好患者术前的宣教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
患者自己能做什么?
积极配合康复锻炼,改善躯体功能
周明指出,手术后上肢功能的下降是影响患者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患者,尤其是接受了根治手术的患者,术后会出现手抬不高、手臂红肿、疼痛等现象,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造成体力下降,继而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手术后积极配合,接受规范的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可以使很多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上肢的术前功能。
周明告诉记者,把握好锻炼的时机对上肢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术后第一二天锻炼就要开始了,此时主要是恢复手指和腕关节的活动能力。到了第2~5天,是肘关节的锻炼,第7~10天,主要锻炼肩关节,而第10天后,患者就要自己积极的进行“爬墙”锻炼,即用手指在墙上做出“向上爬”的动作,争取让手臂一天比一天“爬”得高,从而恢复上肢功能。周明说,在他接触过的病人中,只要能在护士指导下,坚持认真锻炼的,一般功能都能恢复得很好。“像我有好几个当教师的病人,手术后一样可以重新拿起粉笔写黑板。”
与此同时,周明鼓励乳腺癌患者最好能在手术半年后重新投入社会,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或者重新投入原有的家庭角色。“这样做可以让患者尽量忘记自己是‘病人’,有利于康复。”
家人能做什么?
康复后,最好把患者当普通人看待
研究发现 ,大约有 2/3的癌症患者在确诊2~6个月后就可以完全适应。一般来说,这样的人都拥有积极的情感支持 ,如家人的关爱 ,有较广泛的社会关系,个人有处理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等。周明认为,乳腺癌对患者的心理不可避免产生巨大压力,包括自信和自我认可感的丧失,担心被伴侣拒绝或冷落,可能会产生长时间的焦虑和抑郁,家人尤其伴侣的理解、宽容和关爱无疑将帮助患者渡过心理难关。另一方面,家人和朋友对乳腺癌患者的关爱也要把握尺度,康复后,最好不要再把她们当作病人看待,因为过分的照顾有时反而会让患者自卑。
上一篇: 乳房健康要靠运动
下一篇: 重视妇检 拯救高危乳房!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